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企业文化 > 详细信息
详细信息

过河

时间:2023年06月25日    作者:袁致娟    点击量:     来源:

  老家村口有条小河,小时候上学,必须趟水。

  冬季,大人心疼我们光脚过河冰冷,就自发组成三五个人抬一些大石头放在河床里,我们踩着这些石头过河。为了河水流动顺畅还不淹没石头,大人按他们的步距离安放石头,我们小孩子腿短,就只能单脚跳着过,有时候跳过去没站稳,很容易落水。

  如果前晚石头上有水结成冰,第二天早上也总有人在跳的时候滑下水。河边离家比较远,掉进河里,鞋子进了水也来不及回家换,只能继续跳到河对岸,倒掉鞋子里的水,接着往学校赶。

  到了四、五月份,石头渐渐被水漫过。这个时候,小河两岸的柳枝和榆树已长满青黄色嫩叶,两岸蓄水的稻田里蛙声一片。这样的早晨我一般都走得早,过了河也不急于去学校,而是把鞋子放在一边,找一处略高的石头坐下,把脚放在小石板上晾,然后掏出书本坐在河边翻看,等脚上的水快干时在裤腿上擦几下,再穿上鞋快步向学校走,基本不会迟到。

  下午放学回来,过到河对岸大都不再穿鞋,而是一只手提一支鞋,边走边抡回家,并不担心脚会被割破,家长也不会制止。

  到了夏季,遇到暴雨时小河会发洪水,有时会把两边的稻田全淹没,甚至冲毁部分田埂,来势汹汹令人生畏。一般这个时候都是暑期,对我们小孩子上学影响不大,大人们心疼的是田里正在抽穗的稻苗。

  秋季开学,如果遇到连阴雨,小河也会涨水,小孩子自己过不去,需要大人背送过河。这件事基本都由父亲完成,他们在一处河面较宽,水流缓慢的地方,把孩子背送到河对岸。清楚记得,如果河水在大腿深处,父亲会把我背在背上,把弟弟和妹妹分别夹在左右两个臂弯里,只需一趟就把我们三人一起送过河。如果水深齐腰,父亲会一个一个背送我们过河。

  过河时,我们都要自己保护好书包,脚也要高高翘起以免打湿,即使有不舒服也要屏息忍着,因为大人要集中注意力观察水势,还要注意脚下的暗坑等。浑水过河时,眼睛不能长时间盯着水面,一般都平视前方,慢慢地斜线移动,否则会晕水,如果不小心摔倒在河里,后果是不堪设想的。

  下午放学回来,如果河水还能过人,大人一般都会在河对岸等着,看见孩子们来了再下水,这时不管是不是自家孩子,只要家人没及时来的,都会帮忙背过河。当然,被家人第一个背过河的孩子自然是高兴的,过去了也不急于回家吃饭,而是坐在田埂上等着大人背完后一起走。

  如果水急过深,连大人都不能过时,他们就会在河对岸给我们摆手示意,我们就会去亲戚或同学家借住,等水下落之后再回家,有时甚至会连住好几天。有的大人也会在洪水来临的头一天,把孩子送过河去借住,以防耽误上学。那时,觉得父亲背送孩子过河是一件很平常的事,现在回想起来却异常的珍贵,只可惜当时没有相机留下那一幕。

  进入11月,河水开始变凉了,这时大人又相约抬石头搭过河石。如果当年遇过几场洪水,头一年冬天的石头,基本都会被水冲走或是埋在河里,埋起来的再挖出来,找不见的就在附近再找大的重新搭。

  就这样,我们跳了近10个冬天。后来大家都慢慢长大,离开了村子,回家也有限,过河的记忆就逐渐淡忘了。再到后来,农村开始修建“村村通”,小河上也架起一座单孔拱桥,现在回家,车子都能直接开到家门口了。

  随着农村住房集中管理,半山腰的住户大都集中到河两边的田地里,还盖起了小楼,白墙黛瓦,在夕阳余辉的照映下安静祥和,但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点动静。

】   【 打印】   【 关闭